学思践悟育新人 躬耕教坛担使命——我们邀请青岛理工大学史倩教授作“学思想育新人”专题讲座

发布者:党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07-17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7月17日,青岛理工大学史倩教授应邀来我们开展题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学思想到育新人”的专题讲座。

史倩教授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师的地位和使命”“教育家精神的主要内容”“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四个核心层面展开讲解。首先,史教授引经据典,从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到程朱理学“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实践思想,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这一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清晰展现了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与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一脉相承与创新发展。

其次,史教授系统阐述了教师的地位和使命。她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介绍教育家精神的主要内容时,史教授以物理学家赵忠尧的感人事迹为例。1937年,赵忠尧为保护从清华大学带出的50毫克镭,一路风餐露宿,始终将这关乎国家科学发展的“火种”紧紧护在身上,生动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史教授指出,教师群体中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展现出的这种精神,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生动体现。新征程上,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最后,针对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史教授强调,教师要永葆仁爱之心,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要让课堂充满温度,以情感人,推行沉浸式教学,将爱与知识深度融合,为学生塑造强大的心灵。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史倩教授的精彩讲解让全体教职工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老师们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有力指导,将进一步推动我们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雯)